《谁》以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勾勒出当代人在情感迷宫中的自我叩问与存在困境。歌词通过"谁在深夜数着伤痕""谁把真心藏进信封"等具象场景,将现代人普遍的情感疏离感转化为可触摸的意象,那些未寄出的信件与未说出口的告白成为精神世界的隐喻符号。副歌部分"谁是谁的过客匆匆"的循环追问构成哲学层面的存在主义思考,在爱情表象下暗藏对人际本质的探寻。第二人称"你"的突然介入打破观察者视角,使歌词从社会性描摹转向个体心灵对话,墙上的影子与镜中的陌生人构成虚实相生的镜像结构,暗示现代身份认同的碎片化特征。歌词中反复出现的"空房间""旧时钟"等意象组成沉默的见证者系统,在时空凝固的剧场里,所有未完成的动作都成为存在主义的注解。结尾处"谁在唱这首陌生的歌"将叙述主体客体化,完成从自我解剖到宇宙视角的升华,让整首作品超越情歌范畴,成为对人类普遍生存状态的诗意凝视。那些悬而未决的疑问最终都化为音符,在听众的意识空间里持续回荡。